文 | 赵鑫原
作为山西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主席,程田青深知专精特新企业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意义。这一汇聚山西创新力量的平台——山西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,以“搭桥梁、聚资源、破难题”为己任,正助力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从单点突破走向集群发展,为山西产业结构升级注入强劲动能。
本期《晋界Talk》,程田青将分享山西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的宗旨和使命,实践与愿景。
界面山西:请您谈谈山西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的宗旨?
程田青:拓展人脉、链接资源、解决痛点。
拓展人脉。企业家之间不能孤立发展,必须通过互学、互访、互动建立紧密联系。联合会的重要作用,是为企业家搭建交流平台,让大家在沟通中取长补短,共同提升能力水平,形成更强大的企业家队伍。
链接资源。很多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中存在上下游关系,联合会可以推动企业间的资源整合。比如甲企业的产品正好是乙企业的原材料,通过平台对接就能实现供需匹配,提高产业效率。
解决痛点。企业发展中难免遇到各类难题,可能是战略思想上的困惑,亦或是是经营管理中的瓶颈,也可能是技术研发上的卡点。联合会的目标就是凝聚各方力量,为企业针对性地破解这些问题。
作为全国范围内成立的首家专精特新联合会,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,让山西专精特新企业从“星星之火”可以发展为“燎原之势”,成为山西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。
界面山西:联合会目前有哪些实践成果,成效如何?
程田青:走出去学,引进来用,推动山西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成长。
比如,我们提出让山西专精特新制造业站稳“C位”,组织企业走进全国先进实体企业取经。我们曾带队赴湖南,走访三一重工、中联重科等龙头企业,重点学习它们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;还走进用友软件、华为等技术企业,深入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。这些交流让企业家们直观感受到时代趋势,明确了转型方向。以中德集团为例,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,分三期启动数字化建设,目前已初见成效。联合会在其中就起到了嫁接的作用,打通了企业与先进经验之间的通道。
目前,我们已举办两届“四季交流会”,通过央、国、民企联动,促进山西专精特新企业与国企、央企对接市场。很多民营企业通过这个平台填补了国企供应链的空缺,形成了合作粘性与发展合力,实现多方共赢。
此外,我们举办“清华班”,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与县域企业家共同走进清华大学学习。通过高校的系统培训与企业家之间的经验分享,有效提升了山西专精特新企业的全球视野和时代洞见,为企业突破地域局限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基础。
界面山西:您对联合会未来的发展有何愿景?
程田青: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贡献力量。
我们的愿景是通过联合会的工作,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贡献力量。山西经济的转型,核心是企业的转型。当下经济形势下,坚定企业家的信心至关重要——信心比黄金更重要。
未来,联合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。一方面“走出去”,加强与全国先进企业的联系,学习先进经验;另一方面“请进来”,引入外部资源、技术和理念。最终目标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山西企业家队伍,让他们在山西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,为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评论